绵阳北川:一堂“科学农耕公开课”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 时间:2025-03-21 10:03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肖伟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3月20日,春分时节,绵阳北川石椅羌寨乡村振兴先行区借“月固定日活动”的契机,在擂鼓镇楠竹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农耕公开课”,助力农业生产与乡村发展。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但是对行比、间距、除草、施肥、病虫防治等都有要求。”在楠竹村示范地里,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专家一边为大家讲解,一边指导大家动手播种。通过科学的行距和株距设置,使得每一棵玉米都能获得充足的光照和通风,增强了抗病和抗倒伏能力。在这种模式下,农民们不仅可以获得稳定的玉米产量,还能额外收获一季大豆,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
示范田的另一边,一片片重楼、黄连等中药材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近年来,北川利用丰富的山林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然而,如何在种植经济作物的同时,不影响粮食作物的生产,一直是困扰当地药农的一大难题。在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支持下,当地推出“粮药套种”新模式,在中药材行间,依据季节种植大豆、玉米、土豆等作物,既充分利用了中药材种植空间,又保障了粮食作物生产。
“从土壤、种苗的挑选技巧,到田间管理的科学规范和农机机械的正确使用,再到采收加工,今天活动干货满满。”全程认真学习的永安镇大安村村民刘志严说。
种植方法学到了,如何把中药材销出去呢?活动中,擂鼓当地企业四川康养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现场与先行区乡镇白芨种植大户签订了中药材回收协议,并向群众发放了黄连种子、白芨种苗以及有机化肥等农资产品。拿着刚领到的种子,刘志严信心十足地表示,“熟练掌握这些种植技术后,相信我们来年的收成肯定会翻上几番”。
与此同时,绵阳北川石椅羌寨乡村振兴先行区七个乡镇在公路沿线开展种花植绿活动,种植多彩格桑花、红色万寿菊等共计210余亩,美化道路的同时提升了乡镇人居环境。
近年来,绵阳北川石椅羌寨乡村振兴先行区以“千万工程”为引领,依据乡镇定位、产业特色和人文底蕴,按照“一区、两带、两单元”主导产业发展思路,推动主导产业连线成片,构建和美乡村建设规划。
本次“科学农耕公开课”通过实践体验与交流互动,鼓励先行区乡镇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引导农户参与科学种植,推动形成“种、产、销、游”全链条发展模式,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构筑乡村新图景。(文/图:北川县委宣传部 杨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