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绵阳  >  绵阳要闻
|
  •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绵阳涪城:加速从“第一方阵”走向“方阵第一”

    • 时间:2024-08-08 18:07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肖伟

    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杨宗友 摄影报道) 8月8日,绵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涪城区专场,介绍涪城区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涪城,作为绵阳市的主城区,也是中国(绵阳)科技城的核心区,何以实现全国百强区连年晋位?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涪城有哪些创新做法?如何诠释“涪聚·城纳四海”这张金名片?发布会上,涪城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常务副区长秦亚辉进行了“解码”。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产业支撑,涪城将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在全市经济版图中挑起大梁。”秦亚辉在发布会上介绍,作为绵阳市的主城区、核心区,涪城始终坚定扛好市委赋予的光荣使命,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科技创新为核心、产业升级为方向,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建设,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高质量发展迈出崭新步伐。

    科技企业是创新的主力军和反映地区创新活力的“晴雨表”。近年来,涪城按照“一环、两区、多点”的布局,创新建设全长30公里、辐射70平方公里的“涪城科创大走廊”,汇聚起科创平台15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及技术中心32个,内联中物院、气动中心等大院大所,外引航天科技五院、六院合作共建联合创新平台,打造创新创业集聚高地,构建起“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梯次培育格局,推动创新活力在此涌动迸发、科技成果在此落地转化。截至目前,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000家。

    产业焕新、转型升级的图景不断上演。2023年涪城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成效显著。新型显示、汽车电子、5G光通信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超78%。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会仙路“月季浪漫时尚”等五大主题商圈全面建成。“绵州记忆”特色街区开街运营并获评2023年四川省高品质示范步行街,市民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形成涪城蚕茧、芦笋两大特色产业,“千鹤桑田”“湖光山色”“蔬香绿野”三大农业主题公园。以杨家油菜花、丰谷桃花、新皂梨花、青义樱花以及吴家荷花为代表的涪城“五朵金花”,全年吸引游客量超60万人次。

    涪城持续擦亮“涪聚三江·城纳四海”金名片。创新打造“三度服务”营商品牌,组建“涪城荟”招商联盟,3年引进项目670个、签约金额超1500亿元。先后与重庆蔡家智慧新城、厦门湖里区等地区缔结为友好城区。从涪城发车的中欧班列成渝号(绵阳)已启运120列,实现了“首发启航”到“满载而归”,市场连通全球,涪城的“朋友圈”越来越开阔。

    涪城财政民生支出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连续3年保持在71%以上。城市更新加快推进,实施棚改旧改190万平方米,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53个,正实施和启动实施416个。稳岗扩岗持续深化,人力资源产业园进驻各类企业203家,搭建零工市场供需对接平台,促成6万余人次“家门口就业”。就医就学有力保障,投入13.02亿元实施教育基础设施项目19个、新增学位1.2万个,有效化解“大班额”和“入学难”问题。把民生实事干在关键处,改到群众心坎上,不断擦亮发展的温暖底色。

    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运行监测”这一衡量县域经济发展质效的权威评价体系中,涪城连续5个季度稳居全省183个县(市、区)第一位,并实现全国百强区的连年晋位,在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创新百强区、幸福百强区等重量级“国字号”榜单排位上,均位居西部地区同类城市首位。今天的涪城,正加速从“第一方阵”走向“方阵第一”。

    发布会上,涪城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四川绵阳工业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维,涪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曾胜利,涪城区政府副区长、青义镇党委书记沈亮还分别就“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优化营商环境、人才工作,镇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回答了媒体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