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高新区永兴镇:“134”模式引领小区“微治理”
- 时间:2022-11-29 14:24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肖伟
四川新闻网消息 绵阳高新区永兴镇金祥寺社区竹凌星晨小区建成于2012年,现有业主533户,常住人口1900余人,党员(含流动党员)40人。近年来,竹凌星晨小区坚持党建引领,围绕解决基础设施不齐全、管理混乱、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实践“一核”引领、“三方”联动、“四心”服务的“134”治理模式,开辟小区“微治理”新路径,小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一核”引领,激活小区红色引擎
建体系,筑牢“红色堡垒”。按照“把党支部建在小区、把党小组设在楼栋”原则,积极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凝聚党员力量40人,组建小区党支部,划分6个楼栋党小组,选派6名群众信得过、治理有办法的党员担任楼栋长,形成以“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楼栋长”为主线的小区管理体系,把党的神经末梢延伸到每家每户。
强引领,选好“红色业委会”。在小区党支部的引领下,依法成立业委会,推选党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业委会主任,推动党支部和业委会班子依法按程序“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由7人组成的业委会有5人为党员,党员主导参与业委会工作,激活了小区治理的“一池春水”。
抓示范,突出“红色先锋”。结合“双报到”工作,积极推进在职党员“进小区、亮身份”,有28名机关在职党员在小区报到,主动参与小区事务,融入小区治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退休干部、老党员、退休老教师等一批热爱公益活动、责任心较强的小区居民,积极参与小区事务管理,凝聚小区治理的最大合力。
“三方”联动,提升小区治理精度
实行社情民意三方联访。由小区党支部牵头,定期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联合开展“扫楼”行动,并通过开设匿名意见征集箱、微信群线上征集等方式,全覆盖收集居民意见建议。
实行小区事务三方联议。对业委会大额资金使用、重大项目建设、业委会成员调整等重大事项,实行“党支部提议、业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业主代表大会或业主大会决议、决策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四议两公开”制度,组织召开联席会议8次,协商解决了党支部和业委会阵地、文化活动场所等事宜,推动小区事务有序运行。
实行民生实事三方联办。凡与居民密切相关的民生实事,实行三方联办。近年来,共筹集资金近20万元,新增应急公共厕所1个、不锈钢座椅22把,维修翻新喷泉池、单元门、景观灯等公共设施,实现小区设施全面升级;规范建设垃圾分类收集点,扎实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实现小区环境整体提升;为12部电梯及非机动车停车区安装高清监控,实现小区安防全域覆盖;建设电动车充电站1个、非机动车停车点3个,满足居民安全有序停车、充电的需要;建设微型消防站,配备灭火器、水枪等灭火器材,筑起家门口的安全“防火墙”。
“四心”服务,提高小区治理温度
便民服务聚心。打造小区党群服务站,设置“康养娱乐室”“图书阅览室”等功能室,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读书阅览、生活关爱于一体的公共服务。打造小区便民服务驿站,配备饮水机、便民工具柜、医药箱等设施,设置蔬菜、外卖中转站,成为居民“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的温馨港湾。整合小区及周边商户资源,建立卫星服务点,招募医生、律师等微团队,推进家庭医生、法律咨询等“线上+线下”服务进小区,最大限度把资源延伸至小区门内、群众门口。
真情服务贴心。打造“居民议事厅”,对小区琐碎问题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协商、第一时间解决,成功调解民事纠纷10余件,实现“小事化解于楼栋、急事分解于小区、难事解决于社区”。
志愿服务暖心。成立由支部党员和“双报到”党员共同组成的党群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居民共建小区和谐大家庭。
文化服务乐心。建设“大爱星晨”主题活动广场,组建小区歌舞队、诗歌朗诵队等兴趣社团,组织开展“唱红歌 感党恩”党群联谊活动、“歌唱祖国”文艺汇演活动等文化娱乐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打造“晨长之路”小区焕变历程长廊、基层“星”力量+和谐社区主题墙、孝德文化和邻里文化主题小品,大力营造崇德尚孝、邻里互助的良好氛围。(供稿:绵阳高新区永兴镇 尤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