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绵阳  >  绵阳要闻
|
  • 院士专家齐聚西南科技大学 共谋核工业高质量发展

    • 时间:2024-05-30 20:39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肖伟

    四川新闻网消息(王丽明 吴娇 记者 刘佳慧)5月29日,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在西南科技大学召开。13位院士,20余名高校代表,以及来自核领域知名科研院所、核行业龙头企业等40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科技精英骨干齐聚会场,以学术报告、研讨交流等形式,共筑核工业人才培养与交流的桥梁,共谋核工业高质量发展大计。

    会议现场

    作为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活动之一,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主办,西南科技大学承办,是核工业领域高层次、高水平、大规模的学术盛会。

    主题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武器工程专家胡思得,中国工程院院士、地球物理测井专家李宁,中国工程院院士、核动力专家于俊崇先后分享核科学家们为实现中国梦潜心埋首学科领域的奋进经历和感人故事,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时代需求、国家需求为使命,肩负重任,传承发扬好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和新时代核工业精神,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探索。

    “核技术应用与工业、医学、公共安全、生命健康等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对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我们国产重离子装置治疗癌症有50多种,治疗病人超过1200例,5年生存率已达64.04%,远超我国现有常规放疗癌症治愈率。”核技术应用,是核工业必不可少的发展要素,也是当今世界重要的高科技领域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重离子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夏佳文在报告中介绍了国产高端重离子治疗肿瘤装备的创新之路,以成果转化应用实例向大家展示国家大科学装置服务国民健康、人民生活的生动实践。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和强流电子束加速器专家邱爱慈阐述了可控冲击波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着重介绍了高功率脉冲技术和重复脉冲强冲击波产生技术,以及对常规储层的作用机理和在油水井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叶国安以“最优核裂变能:一体化快堆核能系统”为题,着重强调了一体化快堆核能系统研究的价值,谈到,我国核能的“三步走”战略,不是先后走、齐步走,而是走稳热堆、走快快堆、走好核聚变。学校副校长苏伟洲介绍了学校坚持推动特色优势学科“核+X”的发展之路,表示学校以“核+X”的融合创新为牵引,形成特色优势学科,助力“核+X”融合高质量发展。

    据悉,本届年会将持续至5月31日,包括开幕式、大会报告、专题论坛等内容,特邀18场主题报告,主会场及4个分会场有90余篇学术报告。与会学者围绕“科技引领,协同创新——核工业高质量发展与人才教育培养”主题,聚焦核技术应用前沿动态、核人才培养和核工业精神传承进行专题报告,为核工业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为核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