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利企可感可享!绵阳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成效显著
- 时间:2024-01-07 08:48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肖伟
四川新闻网消息(岳波 记者 刘佳慧) 2023年,绵阳市公安局党委紧紧围绕市委“五市战略”,以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和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中心,以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积极改革创新,推出一系列新举措、新办法,取得显著成效,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高度认可。
高站位强推进
副市长、市公安局长周述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指导,专题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召开了全市工作推进会,印发了《全市公安机关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各级公安机关均把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和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确保各级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强力推进。
颁举措抓落实
市公安局印发《绵阳市公安机关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八条措施》并向社会公布,涵盖公安机关打击犯罪、防范风险、安全监管、行政审批服务等多个内容,有力支撑了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完成1个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综合窗口、13个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综合窗口、9个县分局24个中心场镇派出所公安无差别“一窗通办”建设和改造,将户政、交管、治安、禁毒、网安等3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按照本级权限整合于市、县、所三级综合窗口,实现“前台受理、后台审批、前台出件”,并已正式运行向群众提供全科办服务。同时,推进“一机通办”应用,共计投入200余万元,建设10余个公安综合自助服务点,为群众提供家门口24小时不打烊服务。
谋创新促改革
按照“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要求和企业所急所需,主动作为、先行先试,绵阳公安推出线上的“警企通”一站式服务平台和线下的“153”惠企机制两个自主改革创新试点项目,解决线上、线下融合解决公安服务企业、企业反哺公安的难题。
线上推出“警企通”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市公安局指导下,依托经开区分局推行的“服务企业十项制度”“服务企业工作十法”“警企办实体化运行”、全警包企、警企联动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市公安局依托市政府“绵企通”和“i绵阳”平台,整合数据、拓展功能,建成“警企通”一站式服务平台,该项目被市政府列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攻坚行动唯一公安入选项目,并拟分为三年建设完成,2023年已完成经开区试点,服务区内126家规上工业企业;2024年拟完成全市1227家规上工业企业试点;2025年拟实现全市10余万家企业全覆盖。
线下推出“153”惠企机制。在市公安局指导下,高新区分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园区提质、企业满园”部署要求,高标准建设完成“产业园区警务服务中心”,通过 “1+2+1+N”的工作模式(1名民警和2名辅警“常驻”,1名企业安保负责人“轮驻”,按照“公安吹哨、部门报到”的要求,相关单位“按需入驻”),解决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涉企案件警情快侦快处、涉企政务事项不出园区、企业困难问题闭环解决”提供了实体化运行的载体。同时,通过构建“153”惠企机制(即一个问题盯到底的涉企问题闭环解决机制、“五联”工作机制(“警企联训、警保联勤、警情联处、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和三个提级(重大涉企案件提级办理、重大涉企矛盾纠纷提级处理、重要涉企政务服务事项提级受理))。
市公安局同时着力推进便民服务改革举措的先行先试,深入创新警务服务举措。以仙海旅游开发区驻村警务服务站为示范点,积极探索公安行政审批服务继续向基层延伸的改革举措,结合当地农村和景区实际,创新农村“逢场入驻”和景区“流动服务”举措,解决“无差别”一窗通办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2023年,警务服务站为农村群众共办理身份证140余人次,户口本160余本,出具户籍证明200余份;流动服务车为景区游客、经营主体和学校办理证件业务130余个,证明业务30余份。(图据绵阳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