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携手 “孵化”高素质复合型农业经理人
- 时间:2023-12-01 19:05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肖伟
四川新闻网消息(郭鸿雁 谢琳 记者 刘佳慧)11月30日上午,来自绵阳市三台县芦溪镇王家桥村的54岁农民刘顺洪,跟随西南科技大学和绵阳市农业农村局共同组织的“绵阳2023年农业经理人水稻机械制种专题培训班”学员们一起,来到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云谷田园里参观。一大批现代农业设施设备让刘顺洪觉得大开眼界。他现场索要了设备图片,准备回去后也为自己在家乡承包的400余亩田地购进一批山地智慧农机。
尽管冬季气温有些寒冷,刘顺洪的内心却热情澎湃。跟他有着同样心情的,还有绵阳市梓潼县、江油市、安州区、三台县、游仙区等农业区的50名学员。
11月19日至30日,绵阳市农业农村局携手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科优势,组织了一场 “理论课堂讲授+专业技术讲座+论坛观点碰撞+实地现场教学+现代农业观摩”相结合的扎实的专业培训,以期“孵化”出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农业经理人。
据绵阳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陈杰介绍,绵阳市于2021年率先在全省提出建设全国种业强市的目标,围绕生猪、粮油、蔬菜三大优势种业,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基地建设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内涵,构建了“1311”全国种业强市建设体系,形成了“三大优势种业+七大特色种业”发展布局。同时,绵阳是国家水稻原种基地,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市”(全国3个),梓潼、安州、三台是国家级制种大县,梓潼县入选全省首个“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本次培训,培育一批深耕水稻制种的高素质农业经理人队伍,助力绵阳市舞起国家水稻种植的“龙头”。
在12天的密集培训中,学校邀请专家教授,不仅为学员们讲授《水稻生态种植模式》《水稻加工贮藏》《水稻制种技术》《水稻病虫害防治》等全过程的水稻种植专业技术,还通过《种子法》课程加强学员法律意识,通过“机械制种实操训练”“水稻全产业链集成技术观摩”开展现场教学,通过“新老农人面对面——绵阳水稻机械化制种实施瓶颈及措施”论坛活动解决个性化难题……
来自江油的种粮大户吴大军一直困惑制种的种子发芽率达不到要求的难题,通过这次培训,水稻专家、西南科技大学水稻所所长胡运高教授当面解答,后期处理时,烘干温度、种子湿度、烘干形式、运输过程中消耗的时长都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烘种子时可用变动的温度。
刘顺洪此前一直在外地打工,2020年时,为照顾家中老人,他从福建回到三台,尝试着承包了400余亩土地。他原本有些忐忑,虽然家中世代都在农业大县三台生活,但传统的农作手段能否挣到钱?偶然的机会,他从网上得知了这个培训班的消息,于是主动提出申请,希望自己能来学习。12天的学习,每个专家教授的课程,他都听得非常认真,不管是育种技巧、栽培方式,还是机械设备的操作,以及国家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重视,令他心潮澎湃。刘顺洪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让自己真正成为优秀的农业经理人,不仅能熟悉种植流程,还要学习经营管理经验,想办法打通从田间地头到市场终端的通道,为家乡、为绵阳、为国家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