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绵阳  >  绵阳要闻
|
  • 绵阳市委八届六次全会释放重要信号 将从三方面推进三次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 时间:2023-07-21 21:26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肖伟

    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刘佳慧)中共绵阳市委八届六次全会于7月20日举行。7月21日,中共绵阳市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有关情况,解读全会主要精神。市委办公室、市委政策研究室、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城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陈冬冬 摄

    发布会上,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何凯从全会的基本情况、主要任务、主要特点、主要成果等方面,作了主题发布。

    会上,川网记者就市委全会部署推进三次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主要考量是什么,以及下一步将采取哪些举措进行了提问。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产业融合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益霖介绍。

    发布会现场 陈冬冬 摄

    “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坚定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从多方面作出了科学谋划。既服务保障国家战略全局,又有力支撑全省产业布局,更充分发挥绵阳优势、体现绵阳特色。”李益霖表示。

    针对下一步工作计划,李益霖围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三个方面作了介绍。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

    市委全会提出要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建设网络强市、数字绵阳。绵阳将深入推进“千兆城市”建设,不断提升中国(绵阳)科技城超算中心运营能力,打造西部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多样化、实时性、高可靠的算力支撑。

    促进数实融合,重点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绵阳将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上云用数赋智”,以“5G+工业互联网”推动传统制造装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化,全面加强以工业软件、操作系统、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核心内容的现代信息基础能力建设,为绵阳工业腾飞插上信息化翅膀。

    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方面——

    “两业”融合水平是决定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重要因素。市委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服务业赋能融合计划,争创全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绵阳将加快推动科技信息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研发设计、加工制造、运营管理等制造环节渗透和应用;引导制造业企业大力发展创新设计、融资租赁、高品质定制等高附加值增值服务,促进制造业向“制造+服务”全面转型。并将加快培育融合发展主体,建强融合发展平台,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培育服务型制造,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链条延伸、技术渗透、业务关联,实现融合共生、双向赋能。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方面——

    绵阳“土特产”门类丰富,需要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提高产业附加值。市委全会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强市。

    基于此,绵阳将纵深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升级,坚持以“三品”工程为引领,拓展乡村多种功能和产业增值增效空间,推进农业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绿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联农带农紧的农业全产业链。

    绵阳将出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行动方案,巩固提升粮油、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加快建设全国种业强市,支持做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成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不断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