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第一中学:搭建“修禀”科创平台 结出创新“智慧果”
- 时间:2023-07-18 20:08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肖伟
四川新闻网消息(文强 记者 刘佳慧)荣获2023年四川省科技教育展示赛“优秀组织奖”,参赛师生累计获得省级奖16项、市级奖项7项……今年以来,绵阳第一中学编程无人机、机器人项目团队在省市科技创新类比赛中屡创佳绩。
一项项荣誉,因何而成就?
背后,是该校搭建“修禀”科创平台,培育学生创新智慧之果。
据介绍,“修禀,以成就专长”的科创教育是基于STEAM教育理念和项目化教学搭建科创融合教育平台,将项目化分科教学、项目化融合学习和项目化科创有机整合起来,形成科创科普和知识产权教育类课程。
“课程涵盖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请和服务、创意发明、科学探究、科学美育、科学调查、科普写作、编程技术、科技体验等,多角度搭建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科创特色课程服务平台。”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课程主要以开发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禀赋、培育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为核心目标,以科技知识普及、科技能力提升和科创作品设计制作为主要内容,以选修课和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和丰富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就学生的专长,赋能高质量教育。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该校在软硬件方面如何保障?
记者了解到,该校建立了学生科创中心,用于科创项目的孵化和交流、科技创意作品的创作、编程无人机的日常训练等工作。并设置科创教师教研办公室,配置知识产权教育宣传橱窗、专利申请和保护教育活动场地,配备科技活动教室、计算机房、机器人训练场地、科学实验室、太空种子种植实验场地,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和知识产权教育提供场所和设施。
同时,成立科创教师团队和学生科技社团,推进和落实科技创新教育与知识产权教育。并建立科创课程、科普活动、科创比赛三位一体的校本课程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学校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请咨询体系,有效推动了科技创新教育和知识产权专利保护工作的深度开展。
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还成立了科创特色校本课程教师核心团队,共10人。负责开发和实施“修禀”校级特色选修课程,组织开展学生科技社团活动。根据项目需要,核心团队教师可以协调其他学科教师担任科技辅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创科普类研究性学习活动、科学调查和体验活动,孵化学生创新发明和文艺创作作品,参加各类创新发明和文艺创作比赛。
目前,该校科创中心参赛项目已覆盖青创赛、宋创赛、科幻创作大赛、编程和机器人竞赛、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中科院科学体验项目等。2019以来,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类比赛累计获奖137项,教师获奖50余项。学校先后获评第十四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市级科技创新优秀基地校”,第32-3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全国少年问天科普活动“航天科普优秀活动基地校”等。(图据绵阳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