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绵阳  >  绵阳要闻
|
  •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大型原创音乐剧《恋曲》在京首演

    • 时间:2023-06-12 11:09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肖伟

    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刘佳慧)6月9日晚,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大型原创音乐剧《恋曲》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拉开大幕。

    《恋曲》的创作灵感源起于一首歌和一本书。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四川青年邓禹平与白玫相识相恋,正当他们憧憬着和平安宁的美好生活时,却因时代大潮的变动,相隔于海峡两岸,终生未能再见。滞留台湾的邓禹平在无尽思念中,为电影歌曲《高山青》(又名《阿里山的姑娘》)写下了如诗一般的歌词。1984年,这首歌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经唱响,传遍大江南北。这段爱情悲歌后来被四川作家孙才杰写入小说《世纪绝恋》。

    据了解,《恋曲》采用了“戏中戏”的结构方式,将邓禹平与白玫的爱情故事同当代青年胡莱与方丹的情感羁绊两条线索并行推进,巧妙交织,呈现了跨越时空的“平行蒙太奇”艺术效果。作品的主题是“爱”,在两个年代、两对青年寻找爱情、守卫爱情的过程中,表达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共盼团圆的家国情怀。

    剧中主题曲《我存在 因为歌 因为爱》出自邓禹平的同名诗集。整部作品的音乐风格选用了重金属曲式与民谣体曲风相融合手法,其中既有《永无岛》的爱情浪漫,又有《十六岁》的温柔互诉;既有《台北人》的内心宣叙,又有《奔赴》的同声咏叹。人们耳熟能详的《高山青》曲调幻化于主题曲之中,将情感不断推向高潮。

    音乐剧《恋曲》是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一次尝试。除了几位曾在知名音乐剧中担当主演的演员外,演职人员中相当一部分是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的老师和在校学生。

    据悉,本轮演出为期3天,一共上演5场。这部剧由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出品,与甲丁文化联合制作,同时获得北京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四川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绵阳市台胞台属联谊会的大力支持。(图据四川文化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