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绵阳  >  绵阳要闻
|
  • 绵阳“两会”首场“代表通道”开启 6位市人大代表直击热点为民发声

    • 时间:2023-01-04 11:09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肖伟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绵阳1月4日讯(刘佳慧 记者 杨宗友 摄影报道)今年绵阳“两会”期间,首次开设“代表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表达意愿传递心声、展现履职尽责风采。1月3日,首场“代表通道”开启。刘光海、衡国钰、熊建新、谭谱、潘晓勇、张再兰6位市人大代表先后亮相,聚焦绵阳“科技立市”“产业强市”“开放活市”“人才兴市”“生态美市”等热点话题,接受集体采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刚刚闭幕的绵阳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技立市”战略。“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要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市人大代表刘光海认为,应从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平台质效、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之路,结合市场需求,努力形成具有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绵阳造”科技产品。

    刚刚过去的一年,绵阳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大力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挂牌成立8个特色(专业)园区,连续3个季度进入省重点项目推进和投资运行“双红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就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市人大代表衡国钰说,全市工业战线将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以园区为载体做强工业,从提升园区发展支撑、实施创新引领工程、推动转型升级发展、打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不断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制造强市。

    2022年,绵阳组织开展了3次“三推”活动,四川六合特种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了东莞和苏州行活动,收获了近4亿元的订单。市人大代表熊建新表示,未来,六合特材将更加主动融入“开放活市”战略,继续积极主动参与市委市政府组织推行的相关活动,加强与先进地区展开合作,开展多项特种合金的研发项目,加快技术迭代和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发展驱动力、支撑力,奋力开创特钢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T2航站楼投用、中欧班列常态运行、成兰铁路加快实施、绵遂内铁路绵阳至遂宁段启动建设、九绵高速和广平高速平武段通车……2022年,绵阳交通大会战“三箭齐发”、捷报频传。“我们采取‘交通+’破解资金难题,全年投入超170亿元,争取补助资金40亿元。同时,抓早动快推进项目落地落实。”市人大代表谭谱表示,未来将聚焦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目标,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2022年,绵阳出台“人才十条”新政,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长虹集团作为绵阳市大型国有企业,全年成功签约领军人才、高端人才、行业技术专家等中高层次人才超100人,引进人才总人数超过2000余人。“在各项政策的有力支持下,长虹控股集团人才工作在‘引、育、用、留’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飞跃和突破。”市人大代表潘晓勇说,长虹集团将持续做好各项人才工作,为“人才兴市”战略作出长虹贡献。

    绵阳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大力实施“生态美市”战略。就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方面,市人大代表张再兰表示,将认真落实绵阳市委“生态美市”和北川县委“生态立县”各项部署,提高环保投入,保护好九皇山景区内森林等生态资源,把九皇山景区建成美丽绵阳的一张亮丽名片。